更新:2024-07-28 10:57:07
更新:2024-07-28 10:57:07
“今日價格與昨日相比,微微下調了5元,現在是748元/克。” 7月18日,在北京東城區某大型商場周大福柜臺內股民配資平臺,一位柜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昨日(7月17日)足金飾品報價是753元/克,金價是目前為止最貴的一天。
由于近日美聯儲主席釋放有關降息的表態超出市場預期,提振了市場對黃金的需求。
其中,在7月17日凌晨,現貨黃金一度漲破2480美元/盎司。COMEX黃金和倫敦金現貨也均創下歷史新高。
一路高歌猛進的金價不僅讓市場咋舌,也帶火了銀行端實物金條的回購業務。
《華夏時報》記者發現,在某國有大行貴金屬頁面內,銀行直接將黃金回購業務呈現在頁面最明顯位置,以方便客戶了解最新詳情。
該行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以黃金換現金的客戶明顯增多,甚至有客戶直接拿著幾千克的黃金來兌換現金。
“任何時候買黃金都不虧,現在真的是一天一個價,一直在漲,早買早兌現,還能厚增收益。”該工作人員感嘆道。
不過業內人士提醒,有投資便意味著將面臨風險,投資黃金并非穩賺不賠,需要理性對待、防范潛在風險。
消費者“越漲越買”
年初至今,黃金價格屢次突破歷史新高,其中在7月17日,現貨黃金價格更是觸達年內最高點2483.66美元/盎司。
水漲船高的金價也迅速蔓延至國內市場,各大黃金品牌金價也均已突破750元/克大關。
“這是我見過有史以來最高的金價。” 在以銷售金銀飾品著稱的北京菜市口百貨內,一位黃金柜臺的A柜員對《華夏時報》記者感嘆道,現在黃金飾品的種類樣式齊全,這么貴的金價依舊不缺客戶。
此時,正臨近中午,原本是午餐時間,但記者看到,在一樓黃金柜臺內仍舊三三兩兩地聚集不少顧客在選購黃金飾品。
更有甚者是來自外地赴京的游客。在與其攀談中記者得知,他們看重了一套古法金飾,按照18日金價,售價為725元/克,同時另收約1300元左右的產品工費。
當被問及是否覺得金價過高時,該顧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己觀望了很久,金價不跌反漲,與其坐等不如看上就買。該顧客直言,“現在不買就是虧。”
而在菜市口百貨四層的投資金條柜臺內,以對外公布的實時金價數據顯示,截至18日12:30,投資基礎金價為576.1元/克。
除去基礎金價外,如果購買現貨投資金條、投資元寶,單件在5克—20克,收取15元/克手續費;單件在30克—50克,收取12元/克手續費;單件在100克—200克,收取11元/克手續費;單件在300克—500克,收取10元/克手續費;而單件在1公斤及以上,則收取9元/克手續費。
相較黃金飾品,投資金條和投資元寶的價格在記者采訪當日一直維持在576元—577元附近。
該柜臺B柜員對記者表示,投資金條和投資元寶的價格也是實時變動的,目前均較前一日每克下降5元左右,最終成交價需以開票價格為準。
而在記者采訪期間,一對精神矍鑠的老年夫婦正在選購投資元寶。記者觀察到,從問詢到計價到購買,總時長不超過5分鐘。最終該夫婦以超過29萬元的價格購入一枚重達500克的金元寶。
“這下踏實了,拿著沉甸甸。” 該老年夫婦對記者笑言,“黃金是硬通貨。”
與此同時股民配資平臺,B柜員也對記者表示,從17日到18日兩天時間內,500克的金元寶已賣出超過10余件。“漲價的黃金永遠不缺客戶。”
黃金投資屬性盡顯
與菜市口百貨熱鬧的購買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西城區某大型商場黃金品牌專柜內,則顯得人員冷清,只有柜員們分布在各自柜臺,臨柜咨詢的顧客屈指可數。
不過在老廟黃金柜臺,柜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與往年相比,盡管黃金售價高企,但銷售額并沒有下降,反而多增了。
而當日老廟黃金的價格為745元/克。由于品牌有滿減活動,最低可至705元/克。投資金價為577.5元/克,另收15元/克的手續費。
同一商場內,在7月18日老鳳祥金價為743元/克;周六福金價為748元/克;周大生黃金價為748元/克;周生生金價為750元/克。
整體而言,首飾品牌金飾價格都處于700元/克以上的價格高位。
一位選購黃金飾品的顧客嚴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700多元一克的金價簡直不可思議。
“去年七夕購買黃金飾品價格還是572元/克,今年年初再購買時,已經到了626元/克。超過600元都已經夠夸張的了,沒想到現在直接超過700元。”嚴先生一邊打開手機給記者展示之前購買的記錄,一邊嘴里不停地感嘆道。“金價太瘋狂了。”
金價狂熱的背后,也帶動了銀行黃金積存金業務的攀升。
此前,在國際金價上漲時,已有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官宣”上調積存金定投交易起點金額,增幅大致在50—500元不等。
現如今,金價整體上行的勢頭并未衰減,部分銀行也加大積存金推廣力度。
記者通過梳理各家銀行APP發現,江蘇銀行、上海農商行等銀行最近均發布積存金推廣內容;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則是已購買積存金的顧客可用余額兌換銀行的實物黃金金條、金豆、金飾等產品。
除了購買黃金以外,隨著金價接連攀升,也有不少顧客考慮將此前購買的銀行金條進行出售和回購。《華夏時報》記者到銀行走訪時,多位客戶經理也表示,近期咨詢和贖回積存金的客戶都增多了。
以工商銀行為例,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在工行APP貴金屬界面內最醒目位置列出了黃金回購的實時金價。
工行APP貴金屬界面
據工行官方介紹,黃金回購是指工商銀行針對客戶的實物黃金變現需求,代理第三方實物黃金產品收購企業收購客戶所有的,納入工商銀行回購范圍的實物黃金產品的經營行為。
在回購產品范圍上,工行支持成色Au99.0(含金量99%)及以上各類實物黃金產品的回購。
在回購價格上,工行表示,回購產品價格由回購基礎價格減去一定回購價差確定。而回購基礎價格由工商銀行參照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價格設定,同時回購價差則是根據回購實物黃金產品的類型確定。
如果是工行品牌金回購價差為4元/克,非工行品牌金條和其他黃金產品回購價差為10元/克。如遇調整工行表示以最新網點公告為準。
在黃金回購業務的辦理時間上,為每個工作日的9:00—15:30,周六、周日及法定節假日期間不辦理回購業務。
工行的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以前也有黃金回購業務,但都以買入黃金的客戶居多。最近金價上漲,很多客戶來咨詢銀行是否能夠回購黃金,因此在APP顯著位置“擺放”回購詳情,方便更多客戶了解和辦理相關業務。
“昨天(7月17日)有一個客戶直接帶來2000克的工行品牌金進行兌換,他買的時候300多一克,昨天金價最高,一克價差都能達到200多,2000克直接賺走40多萬。”該工作人員如是說,“每天來兌換的客戶不少呢,但需要提前預約,回購資金到賬也很快。”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仍然有不少客戶來咨詢銀行的積存金兌換業務。有一位年輕客戶對記者表示,她已經在工行做積存金定投業務兩年多,最早購買時價格為每克410元,其間眼見著定投價格突破460元、500元,直到現在的560元,手里不僅有了實物黃金(積存金可兌換實物金),而且整體資產也是升值的。“歪打正著了,現在有黃金我也不打算賣掉,繼續攢黃金,黃金太保值了。”
收益與風險并存
7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更新官方儲備資產數據。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7280萬盎司,與5月底持平。我國央行已經連續兩個月暫停購入黃金。
盡管我國央行連續兩個月暫停購金,但全球央行購金熱情并未減退。其中土耳其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央行對儲備黃金仍青睞有加。
據世界黃金協會近期發布的《2024年央行黃金儲備調查》顯示,在今年2月19日至4月30日接受調查的70家全球央行中,81%的受訪央行表示全球央行的黃金持有量將在未來十二個月有所增加,這一比例達到2019年該項調查開展以來的最高水平。
站上新高的黃金價格還能瘋漲多久?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美聯儲降息落地前,美元指數可能都會保持在相對強勢的狀態,加之各國央行對黃金的需求旺盛,將支撐國際金價處于高位,不排除進一步沖高的可能。
“不過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黃金也面臨一定逆風。”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由于美國面臨粘性通脹,美債供需失衡,無風險利率或將繼續維持高位。此外,地緣沖突影響邊際減弱,也會對黃金市場走向造成一定影響。在目前不確定性較高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需注意防范波動風險。
“中長期看,國際金價是否能夠維持長期上漲趨勢,依然存在不確定因素。”白雪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判斷若下半年美聯儲啟動降息,“預期兌現”效應下,國際金價上行勢頭有可能放緩。更重要的是,未來即使美聯儲轉向降息,但美元利率還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處于高位,這意味著伴隨通脹下行,美債實際利率會持續處于較高的正值狀態,這更可能給國際金價降溫。
“若下半年國內房地產行業回暖,來自國內的購金需求也將顯著放緩,這也將對金價起到抑制作用。”白雪補充道。
與此同時,多位分析人士也提醒到,目前黃金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影響黃金價格走勢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對投資者專業性要求較高,從穩健投資角度看,投資者需要理性投資、多元化投資,把握積存節奏并防范潛在波動風險。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在線配資公司觀點